
三年前,在杏花绽放的季节,高平原告别新婚两个月的妻子,从梁山县来到祖国最西部——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作为中组部派出的首批乡镇援疆干部中的一员,担任萨罕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援疆既是任务,更是历练。入疆后,高平原第一时间开展调研,对受援乡镇镇域经济发展、人口、产业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为走好下半程援疆路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高平原坚持产业先行,通过赴麦盖提县学习淡水养殖,在英也尔3村和萨罕镇南部水面新上了鑫鑫水产小龙虾养殖项目和螃蟹养殖项目。针对受援乡镇林果业品类较少、质量不高等问题,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4000亩恐龙蛋种植项目,大大提高了林果业示范带动作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针对当前受援地农民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的现状,联合山东农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微组团”效应,编写《萨罕镇农作物种植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解析》农业技术材料,将山东先进种植技术经验成功传播到受援地。
结合特色小镇规划,他精准开展招商引资。2020年和2022年两次邀请达瓦昆大众沙漠旅游公司负责人到英吉沙县考察,达成投资意向。项目正式运营后,可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大大带动地方乡村旅游发展。
依托梁山县专用车产业优势,积极邀请梁山县华通二手车公司来疆考察,着力促成内地产业向疆内转移。2021年维嘉服饰有限公司落地萨罕镇6村,带动35名群众稳岗就业。依托全县假发产业资源,协助山东援疆企业鲁发佳美发制品公司落地萨罕镇,4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实施养殖业发展计划,推进村内50岁以上无法外出转移就业人员1人养殖30头大畜或500只、羽鸡和鸽子,实现就业58人;发展设施农业,新种植高辣辣椒100亩人均收入达3000元左右。
为了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高平原认真梳理受援乡镇农副产品种植产出清单,列出各村每月需要帮助销售的农产品和预期价格,及时与蔬菜收购商取得联系,助力农副产品尽快销售。接待多批次英吉沙杏等农副产品收购商,2020年帮助销售英吉沙杏60余吨,杏干7吨;2021年帮助销售英吉沙杏3200余亩,共计150余吨;同时,积极对接疆内蔬菜水果经销商,在乌鲁木齐九鼎市场、喀什库克兰农产品综合市场、喀什曙光农博城农产品综合市场基本建立起稳定的销售渠道。
高平原持续推进“水泊梁山援昆仑”系列捐赠活动。2020年至2021年,协调梁山县人民政府组织社会力量,分别分别向乌恰镇10村和萨罕镇人民政府捐赠慈善帮扶资金,共计85万元。2021年上半年,联系山东金榜苑文化传媒集团,为县鲁英中学全体家庭困难学生每人捐赠一套教辅材料,价值11万余元。2022年6月份,依托共青团梁山县委发起的“情系英吉沙,图书助成长”活动,协调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梁山青企协、青鸟计划社会实践团体为萨罕镇小学进行了募捐。共筹到图书1000余册,目前已到位。
“怎么当好一名乡镇援疆干部?”高平原同志以实际行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完美诠释。他说:“我们没有经验可循,只能用一颗红心去干。这里缺什么,我们就去争取什么。”
问到援疆三年的感悟,高平原深情地说:“三年援疆,一生铭记。我们帮助了当地,收获了更好地自己。我们在此洒下汗水,也深刻体会到‘毫不畏惧,勇往直前,聚如一团火,散若满天星’的萨罕精神,这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高峰 通讯员 秦宣凯 报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