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行走桦皮岭,随时随地“开盲盒”
北京日报记者 李如意
张家口日报记者 赵娜 管建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路追寻“向云端”,其实你已然“在云端”,惊不惊喜?山梁上突兀的土包,竟是长城遗址,意不意外?这就是桦皮岭,请来这里体验一把“盲盒”之旅吧。
桦皮岭,桦树遍布山岭。这次的探索之旅,从草原天路桦皮岭崇礼区域开始——这里是草原天路的东入口。
7月到桦皮岭,在计划的首位,是欣赏层林叠翠、野花烂漫、蓝天白云,还有香喷喷的烤羊肉……其实,你还会遇到林中细雨、迷雾蒙蒙。“盲盒”之旅就此打开。
桦皮岭是地域界,也是风光界、气候界。山阳是地毯般的高原草甸,山阴则是茂密的森林;岭南夏季温和一些,岭北冬天则寒冷得多。这造就了桦皮岭独特的环境,草场与森林同在,凉热共于一山。资料显示,桦皮岭总面积10400亩,现有天然桦树林1105亩,近20年苦心经营的落叶松林8604亩,草场691亩。
“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从清三营乡进入草原天路,车在雨中行驶,我们放慢了速度,慢慢欣赏这别有情趣的景色,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个“盲盒”。
远处的青山上,升腾起大团的雾气,从山上向下蔓延,青山只剩下一个轮廓,雾气在山和树间游动,像极了流动的水墨画。
从草原天路崇礼区十一号梁向西,行驶四五公里的路段,便到“塞北林场工程区”立碑处,我们停下车,置身雾中。树与树之间被雾气填满,望不穿看不尽,既神秘,又给人无限遐想。一阵风吹来,雾气飘摇,眼前的景色仿佛动了起来,好像时空的大门就要打开。
晴天来时,这里是最好的纳凉地。路段时上时下,车辆好像在海浪上行走,两边高大、浓密的松林,挡住了炎炎烈日,过滤掉呼啸山风,清风拂面,温度适宜,从此经过的人与车也与周边的景色融为一体,人就是景,景就是人。
继续前行,道路起伏不断,雾气时浓时淡,美景有时突然冲到眼前。在雾中缓缓移动,总是猜不到下一秒会看到什么,一路都像开“盲盒”,一路都有期待。
更惊喜的“盲盒”还在后面。当地人说,遇到这样的雾天,最好多留一宿,或登上山顶,或站在高处。待大雾散去,阳光出来,你会发现你竟然站在云端,云海在你脚下翻滚,仿若仙境。但有一点,来桦皮岭,可千万要备好厚衣服,否则就要与这仙境失之交臂了,因为山上的温度更低。
如果认为“盲盒”只存在于桦皮岭的美景,那真是大错特错。
到草原天路桦皮岭,一定要留意观察,或许山梁上、路边、村旁,就是一段长城呢。狮子沟乡沙岭村山北梁上,就有这样的长城遗址。老乡指着半坡上一人多高、长满青草的大土丘说,这便是敌台,北魏、北齐时期的长城遗址。遥望远处,在这座敌台前后几百米远的地方,有着同样的小山丘,这两处也是敌台,与其遥相呼应。向北望去,山梁上,一道道不起眼的黄土阶梯,似乎还能看出曾经长城的模样,为我们讲述着当时北魏、北齐士兵抵御外族的故事。
崇礼的长城有多少?专家学者认为,崇礼境内有战国、秦、汉、北魏、北齐、唐、明七代长城。这些长城遗址围绕在崇礼四周边界,这在全国长城中极为少见。其最北端关口,就是桦皮岭。草原天路与崇礼边界几乎重合,所以天路一线均有长城分布。
另一称奇之处,便是汉代古城。在桦皮岭的西南方向的红旗营乡东红旗营村,有一段黄土夯筑的城墙和两处楼台。传说,这里是汉代王侯的居地。城墙高约6米,长满青草,古朴而沧桑,仿佛在向世人讲述过去的辉煌。村民听老一辈人说,战争年代,很多人逃荒来到这里,在城墙上挖洞而住,从此,这里便形成了村落。古城盛景不在,韵味犹存,有兴趣的游人,不妨去看一看。
层峦叠嶂是桦皮岭,雾气腾腾是桦皮岭,千年的历史气息还是桦皮岭。在桦皮岭体验这样的“盲盒”之旅,谁人不爱?
来源:北京日报
关键词: